2024年11月22日

思考 | 如何进入神所赐的安息之中?

作者: 温良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2年04月06日 12:37 |
播放

安息,可以说是现在人最缺少的一种状态。无论是在教会中服事的人员,还是在职场中工作的弟兄姐妹,都在不断地变得忙碌。有人因为侍奉忙碌、有人因为工作忙碌、有人因为家庭忙碌,当然有些人在闲暇时间还被手机所占据而失去安息。

人总想通过各样的事物去服事神、去自我成长,但是神向我们所要的却是我们能思念他,在他的怀抱中安息、与他亲近。

谈到安息这件事,其实可以知道神非常看重安息,这也就是在创世之初神设立一个安息日的原因。因为安息日本是为人所设立的,让人在安静中、平顺中生命得到恢复,当然更是因为我们是有血、有肉的人,我们有自己的生理周期需要循环。当人在安息的时候得以休息,生命就会得到更好的调整。

然而不得不说,当人犯罪堕落之后,进入到私欲和欲望的追求中的时候,我们就被金钱和欲望所蒙蔽,而失去了安息。就像之前多次曝出程序员加班猝死的新闻一样,核心问题就是因为人失去了安息,在资本的追逐中人以身体健康为代价,最终失去了生命。

由此可见,安息日乃是为了人设立的,让人在安息中安静下来,并且在安静中思想自己的前路,不至于迷失方向。

当然在十条诫命中谈到的“当遵守安息日”还有另外一层含义,就是让人能进入到神的安息中。《希伯来书》四章里面就提到说,以色列民他不肯信靠神,不肯进入神的安息,所以神就说‘断不让他们进入我的安息’。因此,安息另一层含义就是,我们要去亲近神,享受与神之间的沟通和联结。

就像有人比喻基督徒的安息日如同加油站或者“回家”一样,汽车行驶了很久需要保养、需要加油,这样才能更好的走前面的路程;人在外受到了压力、挫折,在家庭的港湾中进行调整,会更好的面对前途,其实安息日也是一样,我们遇见那一位看重我们的神,遇见那一位用生命救赎我们的耶稣,会让我们生命充满活泼的力量。

有些人将安息日看成一种律法,看成一种教规,如同奴隶主管辖奴隶,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一样,但是试问“在奴隶时期,有哪个奴隶主会在意奴隶的休息,并且强制其休息呢?”断然没有,所以安息日虽然神的要求,但是这是一个充满爱的要求,更是让人得好处的要求,神对我们细腻之爱的地方,就在于他在意我们一切的需要,同时为我们预备了一个休息的、喘息的机会。

谈到安息,我就想起诗人大卫所描绘的一个画面。他这样说:“耶和华是我的牧者,我并不至缺乏。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,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。”

试想一下“蓝天白云的天空,青草如荫的大地,两侧充满活水的泉源,并有清风拂面、燕雀合鸣”这将是怎样一种惬意的感受呢?而诗人当他降服在神的中的时候,就有这样的经历,虽然被追杀、在逃亡的阶段,但是当他与神同行,内心中依然平安、宁静,并不惧怕。这就是安息的另一种样子,不见得是平顺的环境中而才能安息,而是在仇敌环绕、攻击的时候依然在安息之中。

其实对于今天的我们,实在需要进入到这种安息之中,当然神也希望我们能进入这样的安息中,他在《马太福音》里面就说:“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就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使他们得安息。”

当我们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时、当我们找不到生命的方向时、当我们感觉被生活的压力压的喘不过气的时候,我们可以来到耶稣的面前,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安慰、引导我们。

如何安息在神的面前呢?其实并不难,当我们什么时候意志转向神的时候,我们就会安息在神的面前。比如:曾经我盟凭着自己的谋略计划一切,但是此刻我们愿意将主权交给神;曾经我们为自己的生活、命运担心,但今天我们愿将一些交托在父的手中,这就是一种意志的转向。

当然意志的转向并不是我们不想了,而是我们不再坐车负担,我们可以在祷告中,将自己的想法、忧愁、难处告诉神,但是我们却能在一切的忧虑过后向主说:“父啊,愿意照你的意思而行”,这就是交托和顺服,当然这样也必然会获得安息。

这个世界很喧闹,我们的内心也很喧闹,就像每一次跪在上帝面前的时候,我都发现在的内心中有好多的压力、好多人的影子、多事情的身影、好多的试探、好多的图片等等,想要操练不见一人,只见耶稣的确需要我们不住学些。

我们需要付代价学习默想、学习归回,默想其实就是我们集中思想,把我们的内心、我们的灵里面来集中在神的话语之上、某一段的经文,或者集中在我们与神相交的关系里面,让我们的思想、灵里、情感都得到安静,使我们的疲惫、软弱得到恢复,重新建立和神的安息之约。

对于今天的基督徒而言,我们需要进入到生命的安息中敬拜神。很多人以为敬拜就是一定要唱诗赞美、献祭、做侍奉,有些时候我们遵行神的旨意就是我们最大、最好的侍奉。那守他的安息、进入他的安息、享受他的安息,就是神的诫命,更是讨他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。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